新聞背景
   在中央“八項禁令”嚴風勁吹,相關部門連續發文要求堅決剎住公款送禮等不正之風時,少數企業“逢節必送禮”的潛規則仍然還在大行其道。近日,湖北一央企職工向紀委和媒體自曝了單位的一份送禮清單,而曝出此事的當事人胡劍兵則被單位同事罵作“叛徒”。(9月3日《法治周末》)
   在時下嚴懲腐敗的清新政風中,這起頂風送禮事件,顯然有著特別的警醒意義。但更令人詫異的是工作人員送給舉報者的那頂帽子:叛徒。在他眼裡,冒犯了小團體利益者就是“叛徒”,殊不知,這種害怕監督和曝光之後的惱羞成怒,恰恰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為小利放棄底線的市儈形象。敢於對濫權監督亮劍的“叛徒”,正是現實社會所需要的,難怪網民們會高呼:讓這樣的叛徒再多些吧!
   事實上,這樣的“叛徒”,生活中並不少見。那些情婦反腐、下屬反腐等,其實都是某個群體的“叛徒”,但請註意,他們有一個共同特征,就是雙方之間發生了不可調和的利益糾葛。本案中的胡劍兵也是如此。如果不是因為和公司發生勞資糾紛,並最終對薄公堂,那麼,他是否會成為“叛徒”真的很難說得準。
   現實之下,在“生存成本”“最優選擇”的計算里,還有多少人會主動成為“叛徒”?猶記得兩年前河南許昌“組團腐敗案”中一位官員說的那句著名的“不貪腐就受排擠”的話,邏輯雖然混賬透頂,但卻真實道出了官場潛規則。
   當然,儘管胡劍兵舉報有著自身利益考量,但瑕疵英雄同樣也是英雄。這點必須承認。尤其在中央“八項禁令”、反“四風”等嚴風勁吹的當下,一些部門單位“逢節必送禮”的潛規則仍然大行其道,讓我們直感嘆這樣的“叛徒”真是太少!但是,“叛徒”揭發畢竟只是內部監督的一種模式,有太多的隨意性和概率性,顯得太孱弱無力。
   因此,對權力的監督,內部“叛徒”有用,但不能寄予太多期望。從根本上說,還是要強化權力內部約束機制,切斷“低風險乃至零風險”的權力濫用之路。同時,開放監督渠道,尤其是要利用好沒有利益瓜葛的社會各方監督力量。只有外在壓力和內在約束雙管齊下,才能逼迫權力走向謙抑,並服膺公眾。
   晴川\江蘇  (原標題:有多少人會成為自曝“送禮清單”的“叛徒”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vivbzlncwg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